你的位置:主页 > 网上新闻 >《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

《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

9月13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力争到2026年,全市建成一批重大算力设施项目,新增算力规模55EFLOPS,总体规模突破60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90%。部署一批采用先进制冷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的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全市数据中心电能利用率(PUE值)不高于1.3,数算电协同发展机制初步形成,算力规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郑州

原文如下:

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为加快融入“东数西算”战略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布局,推进我市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网络建设,实现算力资源的广泛调度、高效供给,为我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我市算力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以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为引领,坚持全市算力网统筹布局、协同发展,打造郑州市全域算力网体系,构建资源统筹整合、算力高效调度、数据贯通共享、应用安全可靠、产业协同创新的新型算力生态体系,高效赋能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算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到2026年,全市城市算力网络建成并高效运行,实现算力资源的统筹纳管与供给,全面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实现数算电协同布局,算力规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算力赋能行业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算力产业发展高地。

(一)算力规模不断增强

到2026年,全市建成一批重大算力设施项目,新增算力规模55EFLOPS,总体规模突破60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90%。部署一批采用先进制冷系统、“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的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全市数据中心电能利用率(PUE值)不高于1.3,数算电协同发展机制初步形成,算力规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二)算力网络高效协同

到2026年,建设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集约型、系统型城市算力网样板,跨区跨域带宽容量达到T级以上,实现市域算力资源池间百G以上高速直连,构建省辖市内1毫秒、郑州—庆阳5毫秒、郑州—哈密20毫秒的三级算力时延圈。建成城市算力网调度、运营及仿真系统,接入市内及周边地区30个以上数据中心算力资源,连接电信运营商及其他区域型算力网,对接国家枢纽节点的算力资源,实现跨省市、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数据交互和算力流通。

(三)算力赋能成效显著

推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重点面向人工智能、工业生产、城市治理、科研教育等重点方向开展算力创新应用,支撑不少于20个行业模型训练推理。算力易用性明显提高、成本明显降低,网络传输费用大幅降低,关键算力网核心技术实现安全可信,算力“入户、入企、入园、入校”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智能化、绿色化、普惠化的算力网发展格局。

三、整体架构及实施路线

(一)整体架构

郑州市城市算力网以“资源层、系统层、网络层、应用层”为核心架构,建立“安全、标准、运维、运营”支撑体系,构建起“4+4”总体框架。

资源层:建设涵盖本地超算中心、数据中心及社会闲置算力等的资源池,积极链接引入外部各类优质算力资源。

郑州市城市算力网

系统层:围绕“算力调度、经营管理、仿真推演”三大系统建设,实现异域、异属、异构的“三异”算力并网调度和服务运营。

网络层:加快推进SRv6、400G/800G、全闪存储、全光网络等先进网络技术应用,建设低时延、高带宽、低抖动的新型算力网络。

应用层:围绕园区、企业、高校、家庭等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科研教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深化,不断迭代更新适应市场需求的算力产品与服务。

(二)实施路线

到2024年年底,郑州市城市算力网一期示范项目郑高新全域算力网建成并启动运营。在郑州高新区范围内初步实现算力“三异”(异域、异属、异构)“四入”(算力入户、算力入企、算力入园、算力入校)目标。依托算力调度运营平台,初步实现区域内算力资源的并网调度、融合应用与运营服务,根据试点企业、高校及家庭用户的需求匹配相应算力产品服务,初步实现算力的统一并网、统一调度、计费交易、运营服务与安全监管。

到2025年年底,逐步建成和完善郑州城市算力网,建成市级城市算力网管理平台,实现市域内算力统一调度服务。加强与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的协同合作,联合庆阳、哈密等重点合作城市探索建立跨地区算力调度、网络传输、算电融合、运营服务等协同机制,构建起“能源、算力、市场”全链条生态体系。

到2026年年底,城市算力网系统全面建成并持续优化,算力调度运营机制高效运转,算力资源市场化高效调配,深度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现与东、中、西部算力资源的高效协同联动。算力服务与应用深度赋能人工智能、工业生产、科研教育、智慧城市等各领域,初步建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算力产业集群,有力支撑全国一体化城市算力网建设。

四、重点任务

(一)建设数算电综合供给体系

1.建设重大算力中心项目。统筹布局全市各类普算、超算、智算项目,加快推进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国家超算郑州中心提质扩容项目、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头部企业的大区域节点落地,支持利用效率较高、具备扩容条件的数据中心按需扩容,形成与算力相匹配的数据存储体系。

2.建设算力数据供给体系。聚焦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建设一批重点行业数据汇集和数据挖掘平台,实现行业数据的高效合规采集利用。加快推进算力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支撑数据深度挖掘、交互感知等业务创新,探索形成政企数据融合的对接长效机制,不断拓展算力数据资源。依托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等机构,建设高标准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

3.建立电力算力协同机制。加强与庆阳、哈密等地的算力资源及绿色电力的一体化合作,充分利用“源网荷储”等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开展跨区域算力电力协同试点。进一步拓展算力中心获取绿色电力渠道,逐步提升绿电占比。鼓励算力服务商将算力设备运行情况纳入监控和管理范围,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在算力服务能耗管理全流程的应用。

(二)建设高质量算力传输网络

1.提升基础网络运载能力。加快推进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升工程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络传输性能。促进5G网络和千兆宽带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新型IP城域网、光传送网络、5G承载网、云专网。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物流等重点行业及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5G虚拟专网,打造“5G+边缘计算”创新应用场景。

2.积极发展新型算力网络。依托基础网络资源,积极推进低时延、高带宽、低抖动的新兴网络技术应用,优先在算力主要节点之间,建设确定性、高通量算力传输网络。持续提升算力网络容量、优化流量疏导路径,实现跨区跨域带宽容量达到T级以上,市域算力资源池间百G以上高速直连和毫秒级时延。

3.构建“郑庆哈城市算力网”通道。基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布局,在郑州-庆阳-哈密探索建设算力大通道,完善“点对点”沟通合作机制,建立跨地区算力调度、网络传输、算电融合、运营服务、交易结算、收益分配等协同机制,形成以庆阳、哈密为“算力电力供给站”、郑州为“算力中继站”的“三角”数算电融合体系。

(三)建设算力网运营支撑系统

1.建设算力调度系统。搭建全市统一的算力调度平台,推进网络资源和算力资源一体化编排、协同调度。创新算力并网技术,实现普算、智算、超算等多源异构算力安全高效并网。推动政企间、企业间算力资源共建共享,优化算力供需对接,推进实现算力智能匹配、全局资源调度和跨域编排协同,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成立专业化运营公司,探索形成满足多类型数据、多协议互通的多样化算力调度机制,助力东中西部跨域算力高效调度。

2.建设算力网交易系统。创新基于服务的算力运营模式,搭建一体化算力交易运营平台,打造算网销售、服务与生态一站式服务,丰富算力形态产品、算力资费模式、算力订购模式等算力运营体系,实现算力的统一服务、统一交易、统一计费和统一监管,提供综合性场景化算力服务解决方案,推动算力资源普及应用。

3.建设算力网仿真系统。通过对算力网业务活动建模,建设算力网运行仿真推演系统,实现对算力网的全方位、动态的数字映射和仿真,准确地反映算力网物理实体的状态和行为,逐步实现对业务趋势的预测及安全风险的预警,为算力网当前运营和未来规划提供支撑。

(四)推动算力应用创新赋能

1.建设算力应用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嵩山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向算力应用单位提供大规模的算力支撑环境、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库、安全可信的计算引擎、人工智能全栈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场景解决方案等,广泛支撑企业、科研机构在算力领域的创新研发和试点应用。

2.培育行业应用模型。积极引入大模型企业落地,鼓励本地企业与大模型企业对接合作,加速行业模型开发。支持算力硬件龙头企业,发展适用于大模型训练、模型推理、视觉渲染等场景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和定制化一体化设备。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工业、交通、医疗等行业模型的研发,推出一批行业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3.组织开展算力赋能行动。组织开展算力供需对接活动,以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需求为导向,探索通过“揭榜挂帅”模式,推动算力增值服务产品创新和市场化推广,重点推动算力在人工智能、工业生产、科研教育、智慧城市等重点方向的融合应用。

专栏

(五)强化算力网安全保障能力

1.鼓励自主创新技术应用。聚焦“算力、存力、运力”领域,大力开展算力芯片、存储系统、网络技术等自主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打造自主可控的算力技术底座。发挥我市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优势,积极推动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保障算力网络数据流动的安全可靠。

2.建设算力网基础安全服务保障平台。实现设施设备级、数据中心级、算力集群级的多层级安全监管与保障,加强仿真灰度测试、混沌工程、量子加密等新技术应用,发掘并消除算力系统潜在隐患。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加强数据安全风险的分析、研判、预警和处置,提升数据安全的监测与防护能力。

3.落实算力安全保障制度。落实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要求;加强算力网络单元定级备案、风险评估等工作。完善算力网络安全事件和威胁应急处置机制,定期开展算力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算力网络安全威胁应急处置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统筹

市工信局统筹推进城市算力网建设工作,其他各相关单位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推动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力、分工合作、运转顺畅的管理体制,研究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重大工程建设、资金安排等有关重大问题,督导检查各项工作落实。

(二)加大政策支持

依托城市算力网管理平台,加大算力券政策实施力度,促进算力消费,降低企业使用算力成本,鼓励各类机构和企业尝试和探索算力网的应用场景。制定针对算力产业的配套专项政策,培育和引入优质企业,共建算力网生态,支持算力产业的发展,形成以城市算力网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

(三)深化交流合作

加强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国家枢纽节点的联系,强化在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城市算力网相关产业企业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加强算力对外商业合作。鼓励省内企业、机构、高校开展数字基础设施技术与标准等方面研究,深度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原型技术实验场建设。